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优秀学生事迹——种一株属于李思洋自己的蒲公英

作者:时间:2025-05-15点击数:

优秀学生事迹——种一株属于李思洋自己的蒲公英


李思洋,女,共青团员,艺术与传媒学院23级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广州新华学院记者站干事、艺传院院团委宣传部干事等2023-2024学年综合测评排名专业第五,荣获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被评为2023-2024学年“三好学生曾获2023年12月“国青杯”艺术设计作品展评平面设计类三等奖2024年8月东莞市“百校干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创新东莞,由我来说》创意作品大赛获创意类优秀奖2024年“外教社杯”广东省大学生英语微电影校赛非英语专业组三等奖荣获校记者站2023-2024年度”记者站11月月度之星”和“勤勉之星”称号11届“把艺术带进新华”活动中获评“优秀志愿教师”。

28BA65

择一地扎根

自入学以来,李思洋仿佛蒲公英的种子,在青春的风中自由飘扬,凭借不灭的兴趣与热爱,勇敢地成长并期待向着远方翱翔。在探索大学生活意义的征途上,她始终怀揣着炽热的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她用“好奇、筑基和忙碌”这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她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E0BC2

李思洋参与2024年度“让艺术进入新华”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右三)


好奇心是她探索旅程的指南针。她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探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寻找将设计与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途径。

兴趣为她注入了热情,更教会了她沉淀下来,筑牢知识的根基。学习之路并非总是平坦,她在学习专业课程时遭遇过迷茫和困惑,但她从未放弃。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积极与老师沟通,她逐步巩固了基础知识。最终,知识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土壤,专业知识体系这棵“知识树”不断生长,枝繁叶茂。努力的结果远不止于3.29的GPA,更在于为未来的翱翔远航做准备



捧一抹光照

在学业之外,李思洋也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她担任校记者站干事已有两年,她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校园的美好瞬间,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始终全心全意地服务同学,为学校的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8B9E2

李思洋参与广州新华学院校运会记者站拍摄任务(左二)

1C1CA7

李思洋在2024年度评选广州新华学院记者站十一月月度之星(左三)


微风会把蒲公英的种子带到我们难以抵达的地方。李思洋不仅延续着自身的热爱,还努力放大自己的声音,将这片温热传递到各个地方。

在求知与探索的过程中,李思洋逐渐参加设计比赛。老师的悉心指导、兴趣的不断拓展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储备,共同为她参加设计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与设计深度接触的过程中,她的性格也在悄然变化,就像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蒲公英。

5931C

“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获奖证书

乐观是李思洋面对困难时的有力武器。大一下学期,她与小组成员共同准备环球视觉国际艺术设计比赛。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导致项目一度陷入停滞,紧张和焦虑的氛围让她倍感压力。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决定从自己做起,以积极的态度激励其他成员。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合理的计划推进表,团队终于找回了节奏。然而,设计不一蹴而就,设计方案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即便最终未能获奖,她仍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这次经历,将其视为宝贵的学习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想法,寻找新的突破点。在她看来,设计的魅力在于不断学习前沿知识,不断激发新的创意,即使这些想法最终被否定或放弃,它们也拥有独特的价值。

清风拂过,蒲公英的种子向着远方飘扬,那是坚持、意义与初心的方向。每颗蒲公英种子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正如李思洋在大学生活中散发的光辉。尽管风雨会带来短暂的混乱,却无法熄灭她心中的明媚与希望。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