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优秀校友|李思齐:以刀为笔,刻写哲艺人生——李思齐的守正创新之路

作者:时间:2025-07-03点击数:


以刀为笔,刻写哲艺人生——李思齐的守正创新之路

图示1就读期间在艺术馆创作

方寸之间见天地

篆刻刀划过石料的瞬间,勾勒出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李思齐的艺术轨迹。作为西泠印社第十届篆刻艺术评展最年轻入选者,他在本科期间举办个人书法篆刻艺术展并出版作品集,创下校史记录;研一阶段即出任国家一级博物馆书法活动专业评委。三重进阶身份,印证着对传统艺术的深耕。

校园沉淀:在广阔视野中扎根

闭门造车是危险的,唯有在对比与融合中才能扎根。”李思齐的成就源于对视野的坚持。本科期间,他不仅修习书法技法篆刻技法等专业课程,更主动学习诗词格律中国画文创设计等跨界内容,构建诗书画印融合的知识体系。每日雷打不动的三小时临帖训练,为创作奠定根基。担任蔡照波艺术馆执行馆长期间,他负责八大项目,坦言道“这段经历极大提升了我在艺术修养、人文交流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

图示2蔡照波艺术馆个人展览中与作品合照

考研之路:深耕学术的抉择

被问考研初衷,李思齐坚定答:“三年研学,回应了当时对学术深入追求的初心。”选院校时,他多维考量后选择了广州美术学院。此选择,既因靳继君主任于诸老师带领下的“深耕传统、把握时代”的理念,也因广州美术学院能助他“执笔回应新时代书法教育”抱负。

关于备考规划,他提出“三段式”的方法。第一段前期时间:从开始备考到考前阶段(可提前一年准备),核心是系统学习相关课程,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时间与任务。第二段考前时间:强调劳逸结合的科学冲刺,在密集复习中调整身心状态。第三段考试时间:依据实际能力精细分配各科目时间与精力,确保考场发挥最优效果。  

图示3考研期间学习

研途蜕变:从创作者到行业引领者  

身份转换带来深刻成长。当以研一学生身份出任国家一级博物馆书法评委时,李思齐体会到双重视角的价值:“所谓教学相长,既要保持学生角度的求知热情,也要建立教师角度的专业高度。”这段经历推动他重新思考责任:“激励我以评委身份,为自己与学友开辟更宽广的学习之路。”

图示4评委点评活动现场

他将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撰写近20篇专业论文,构建起学术与实践的闭环。他特别强调学术对创作的滋养作用,“学习应是快乐的、有收获的、充满爱与希望的——这些经历正推动我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以个人绵薄之力促进行业发展。”

传承之心:给艺术考研者的箴言

对有志考研的学弟学妹,他提出两点。首先,要秉持着认真上课的基本原则,对所有课程都深入的学习,能很大程度上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创作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其次,在考研方面应该提前准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二年级时就可以开始进行备考,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线上线下培训课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考研备考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本科的学习能力,双方会形成一个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作用。

初心不忘:致母校与后来者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让母校变得更好,努力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这是李思齐对学弟学妹的质朴赠言。而对母校,他郑重承诺:非常感谢母校的支持与培养,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天天向上。青石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他对这份誓言的践行

文字丨李好

采访|陈吉纯 谢泽萍

编辑丨严韵沂

审校 | 陈可

初审丨张暖瑾

复审|赵浩民

终审丨李海峰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版权所有